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乡村全面振兴不懈奋斗
时间:2018-07-13
——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农技协)第四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朋友们提出意见。
主要工作回顾
自中国农技协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在中国科协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农技协紧紧围绕党中央和国务院“三农”工作大局和中国科协的工作重点,团结和带领各级农技协和涉农科技工作者,不断发展协会组织,创新工作机制,拓展服务职能,开展农村科普活动,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技协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强化政治引领
一是切实强化政治担当,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贯穿始终,坚定不移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涉农科技工作者和农技协工作者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具体工作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调研、培训等活动,面向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广大农技协组织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二是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协会内部改革。以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推进中国农技协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和党建工作创新。中国农技协于2016年12月成立了党委,在推动全国农技协组织建设工作中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组织对中国农技协各项工作以及全国农技协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以筹备中国农技协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为契机,研究设立与新时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推动技术交流中心等内设机构发展;大力发展个人会员,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直接联系。
三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基层农技协党组织建设工作。基层农技协成立党组织是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的创新,由于基层农技协党组织的活动是围绕农业生产而开展,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更具吸引力、凝聚力。中国农技协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技协党组织建设情况调查工作,适时举办全国农技协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各地农技协联合会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不断增强基层农技协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农技协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组织建设在基层农技协中得到稳步发展,党建工作与协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大力推动农技协转型升级,引导广大农技协组织服务新时代“三农”工作
一是推动全国农技协转型升级发展迈出新步伐。组织起草《中国科协关于促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通过实施“五个行动”,实现“三个转变”,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农技协的总体思路,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于2017年6月6日正式印发,为农技协转型升级指明方向和路径。启动实施农技协转型升级项目,在27个省份共实施62个试点项目,支持省级农技协联合会增强服务能力,联系带动涉农科技工作者和金融机构,围绕地方农业产业和发展需求,推进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各地农技协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全国农技协转型升级亮点纷呈。山东、四川等省围绕重点农业产业,打造产业聚合领航农技协。甘肃、重庆等地推动农技协与乡镇农技站对接,整合区域内农技协资源。江苏构建服务云平台,打造“互联网+农技协”。
二是不断拓宽农技协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渠道。积极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法》评估调研工作,努力促成农技协写入《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法后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群众性科技组织,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农技协是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动与农业农村部的联系与合作,为农技协争取多方支持。2014年中国科协、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展农技社会化服务的意见》,明确农技协参与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是对国家公益性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提出推动乡镇农技站和农技协有效对接,并在湖南等14个省开展乡镇农技站成立农技协改革试点工作。挖掘推广“银会合作眉山经验”,为农技协的发展搭建金融支持平台。推动中国科协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银会合作”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西藏等22个省(区、市)科协与邮储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个省(区、市)科协与邮储银行联合发文;四川、江西等省大力推进“银会合作”,争取贴息资金,积极探索“银行+保险+农技协”等多种合作模式,推动农技协发展壮大。
三是促进贫困地区农技协发展取得新成效。启动实施贫困地区农技协组织建设专项,引导、推动各级农技协联合会加强对贫困地区基层农技协组织建设的支持力度。中国农技协共投入项目资金230余万元,在316个没有农技协组织的国家级贫困县中支持248个国家级贫困县建立农技协组织,支持率达到79%。预计到今年年底,除新疆和西藏部分地区外,全国国家级贫困县均成立有农技协组织。举办贫困地区农技协组织建设培训班,结合贫困县农技协发展的实际需求,组织来自20个省份的近300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负责农技协工作的科协主席(副主席)、农技协领办人参加培训,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得到一致好评。各地农技协也积极投身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河北、云南、青海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在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服务,海南建立“农技协+产业+土专家+基地+贫困户”五位一体扶贫模式,广东召开专家座谈会为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建言献策,宁夏开展了“百名科技专家助力脱贫攻坚宁夏行”活动。
三、发挥农村科普组织作用,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一是构建全国基层农技协领办人培训工作体系。启动全国基层农技协领办人培训工作,编印《农技协工作手册》《农技协画册》,制定培训大纲,择优支持各省农技协以多种形式开展基层农技协领办人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农技协骨干力量,引领和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改进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各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基层农技协骨干会员提供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河南省农技协开展农村电商培训,推动农技协组织转型升级。上海市农技协结合以往科普讲座的资源与经验,开创体验式教学课程。安徽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把课堂教学和田间地头现场讲学相结合,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浙江以省农民大学在各地的分校区为依托,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和职称认定工作。
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积极承办中国科协年会分会场及科普展览,先后举办海峡两岸现代设施农业与园艺产业发展研讨会、“健康生活源头——农产品安全”园艺设施科普知识展览、茶产业与茶文化科普展等活动。组织农技协展团参加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为基层农技协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举办全国百名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赣南苏区行等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动员各地农技协参加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联合同方知网推广“三农科技网络书屋”。各地农技协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天津开展“科普大拜年”春季科技下乡活动。陕西建立“陕西省农技协科普专家团”,开展“百名专家走基层”系列活动。辽宁各级农技协积极参与“科普之冬”,推动农超对接。新疆制作《科普进万家》双语乡村广播节目方便少数民族群众了解科学知识。
三是扎实推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鼓励、引导各地农技协联合会培育基层优秀农技协典型并予以奖励性补助,抓好授奖后的示范、辐射工作,带动一大批农技协做大做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农技协健康发展,提升了基层农技协的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从而组织、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依靠科学发展生产,增收致富。2012年以来,全国共奖补农技协4886个,投入资金9.772亿元。广西在2017年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支持全区新建220个基层农技协;新疆兵团深入落实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动团场农技协组织建设。
四、广泛开展调研活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一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准确掌握各地农技协组织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并形成相关建议,指导下一步工作开展。联合江西、黑龙江、甘肃、贵州等13家省级农技协联合会开展农技协转型升级专项调研;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等16家单位开展农技协转型升级专题调研;联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江苏省农技协开展科技类社团办事机构信息化、实体化、现代化建设研究,形成列调研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
二是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调研活动,针对相关政策提出建议。受邀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专题调研情况介绍会,就农技协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展现的优势、特点及成效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相关建议。多次受邀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改领导小组会议,围绕农技协与合作社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受邀参加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的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调研、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提交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报告》《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建设调查报告》。各地农技协也积极为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建言献策。北京农技协承接“世界城市背景下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重大课题,推动京津冀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近几年来,在全国农技协人不懈共同努力下,2012-2016年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均对发挥专业技术协会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提出要求。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要发挥专业技术协会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作用。
五、拓宽宣传与交流渠道,提升农技协影响力
一是大力宣传一线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农技协工作者。开展“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奖”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320个全国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231位全国农技协先进工作者,并开展微信投票活动,近1000万人次参与,面向基层一线科技人员的宣传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推荐符合条件的涉农科技工作者申报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2017年5月,由中国农技协推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等同志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各地农技协也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贵州在《创新故事》电视栏目,以故事性讲述+实拍+情景再现的形式对基层优秀农技协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宣传。
二是充分运用非政府组织的特点与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开展与台湾的交流合作。组织各省、地市科协和农技协联合会,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涉农企业以及基层协会等相关人员分别赴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西班牙等国进行交流访问,实地考察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继续举办第四届、第五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与农民合作组织研讨会。各省农技协也积极推进与台湾的联系和交流。湖北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新农村建设研讨会”,福建举办“第六届厦门海峡论坛活动”“海峡两岸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江苏举办“2017年海峡两岸(苏台)农业特色小镇科技交流研讨会”等活动,均有效促进两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深化协会治理改革,提升凝聚力。成立中国农技协党委,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省级农技协秘书长会议制度。规范分支机构和内设机构设置,修订相关机构管理办法。推动建立41个技术交流中心、16个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年度考核,确保类型、数量合理适度,管理依法合规。
二是强化全国农技协组织体系建设。在中国农技协和各地科协持续推动和不断努力下,辽宁、福建、青海、江苏、上海、内蒙古相继成立省级农技协联合会;浙江虽未成立省级农技协联合会,但省农函大负责推动省内农技协发展,实际上承担了省级农技协联合会的有关职能。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成立省级农技协联合会或办事组织,省级农技协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省级农技协联合会的建设发展也推动了地(市)、县级农技协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约60%的地(市)和50%的县成立了农技协联合会。据《中国科协2016年度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表明,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技协总数为10.4万个,其中,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技协数量43339个,占总数的41.3%,民政登记率连续多年持续增长,农技协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吉林实现地市级农技协联合会覆盖率100%,县(区)级覆盖率80%。
三是提升协会工作信息化水平。以科普信息化为龙头,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推动实施“互联网+农技协”行动,建立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基础信息和会员信息的有效管理。开设微信公众号,建设快速、迅捷的全国农技协交流平台。对中国农技协官网进行改版升级,增加了党中央国务院“三农”政策的宣传、各地推广技术的典型事迹、银会合作及协会风采等内容。各地农技协也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黑龙江建立“龙江科普惠农云服务”平台,解答农民线上、线下问题咨询,帮助农民发布供求信息。山西利用微信平台开通“农民微课堂”。内蒙古结合“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推进农技协组织管理信息化,构建技术信息服务平台。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农技协在历届理事会正确领导下,走过二十三年奋斗历程,全国农技协数量不断增加、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社会力量。实践证明,中国农技协四大以来,农技协工作奋发向前、开拓创新,农技协事业繁荣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科协的有力领导,离不开各有关部门单位大力支持、密切合作,也离不开各级农技协的团结奋斗、辛勤工作。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农技协第四届理事会,并以本次大会的名义,向中国科协以及对我们事业予以帮助支持的各有关部委、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向各级农技协和为农技协发展付出心血的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履行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职责,承担科协给予我们的任务,满足广大服务对象的期盼,农技协各项工作尚有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与涉农科技工作者联系不亲不紧的问题突出存在,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工作水平与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和增收致富的迫切需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全国农技协组织体系尚待完善,发展仍不平衡,部分地区基层农技协组织还较薄弱,质量有待提升。未来五年,亟待在推进协会治理体系改革中突破这些瓶颈制约,推动农技协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1.2万亿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6%,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达95%。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经营规模总体较小,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有待加强,农产品竞争力不足,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资源配置上最大的不平衡还是城乡不平衡。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收入仍然不高。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兴,百业兴,要从农业内外、城乡两头共同发力,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奠定物质基础。
农技协作为农民自发成立的科技类农民合作组织,优势在于开展科技推广和科普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也是农技协长期坚守的阵地,并且不断传承创新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农技协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变化,一些农技协面对新形势,开拓创新,在坚守科技推广和科普服务阵地的同时,整合社会资源,承担政府转移职能,开展行业自律,保护区域公用品牌,协调农业生产经营,促进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应当看到,还有很多农技协还没有转变发展思路,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一些农技协在农业现代化的大潮下逐渐凋零。总体来说,农技协的数量从全国来看慢慢在减少。但这并不代表着农技协的萎缩,而是在新形势下优胜劣汰的结果。开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强生产经营协调,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强同行凝聚和跨界合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就要求农技协的业务范围不再仅仅是一个村或者一个乡镇,同地域同行业农技协协作发展是大势所趋,农技协在新的形势下不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未来农技协的发展已经不在于数量的积累,而在于质量的提升。
在这个时间节点,党中央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为农技协事业发展开启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期,也为农技协组织转型升级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提供了机遇,形势紧迫。农技协必须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对农技协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牢牢把握这个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大力开展科技推广和科普服务,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未来农技协必将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未来五年的工作建议
农技协是党和政府联系涉农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五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农技协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格局重塑、职能拓展和组织重构为切入点,以提升组织力、动员力和影响力为着力点,团结凝聚广大会员和涉农科技工作者,扎实推进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建设,切实推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加大对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科技供给和支撑,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谱写新时代农技协工作的新篇章。
第一,强化政治引领,把涉农科技工作者和农技协工作者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中国农技协作为中国科协直属全国协会,必须把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深入基层一线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涉农科技工作者和农技协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引导广大涉农科技工作者和农技协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推动农技协事业健康发展,担当起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使命。
第二,重塑工作格局,进一步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农技协组织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农技协必须主动对标国家战略需要,按照中国科协整体工作布局,推动工作格局重塑、服务职能拓展、组织体系重构,为担当新时代新使命提供组织保障和战略支撑。加快推进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技术交流中心、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为基层农技协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以专业委员会为依托,打造农技协特色的科技智库,建立开放融合、互动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有效对接,引导服务资源下沉和精准落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横向的科研机构、涉农学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与纵向的各级农技协组织的联系协同,彰显群众性、增强组织力,构建纵横融合、外向拓展的组织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党建强会机制,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引导基层农技协建立党组织,有效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优势,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台湾地区涉农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
第三,建立有效机制,全力开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局面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泛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了解新时代农技协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求破解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建立有效的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式和机制。支持基层农技协做大做强当地优势产业,为其提供专业技术和人才支撑,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引导、鼓励基层农技协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支持各地农技协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职称评定试点工作,全面提升农技协领办人和技术骨干的综合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总结、推广涌现出的创新机制和模式。支持农技协为会员提供金融服务。扩大宣传渠道,加强对各级优秀农技协的宣传,不断增强农技协的社会影响力。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乡村振兴贡献奖。推动贫困地区基层农技协或农技协联合会组织建设和发展,实现农技协服务在贫困地区全覆盖,提升贫困地区农民致富能力。结合贫困地区的发展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一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试点,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们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推动下,让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推动农技协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成绩、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