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我省农技协转型升级 助力农民科学素质提高 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时间:2018-07-16     吉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近五年来,在中国农技协和吉林省科协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吉林省农技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有关“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国科协关于促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转型升级的意见》,以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助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农技协,团结和带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基层农技协,以需求为导向,服务于我省农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于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推进农村科普工作全面提升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构建全覆盖科普服务网络

(一)加强组织架构建设。组织架构是农技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省农技协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增长,合作规模、发展领域、紧密程度不断提高,省、市、县、乡、村五级自上而下完整的农技协组织架构已经形成,全省城乡上下贯通、左右联结的农村科普服务网络体系初步构建起来。全省9个市(州)、50个县(市、区)成立了农技协联合会。市级覆盖率100%,县级覆盖率80%以上。在此基础上,还指导镇赉县、梅河口市等地成立了10个乡(镇)级农技协联合会。全省农技协数量达到3520个,会员数100万户,遍布全省2000多个行政村。

(二)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涵盖粮”的发展,发挥涉农企业、种养殖大户、科技致富能人的牵头和引领作用,建立和发展基层农技协食、牧业、林业、特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各个生产领域。并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各项技术服务。同时我省注重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农技协,实现专业合作社与农技协相融共济、协同发展。此外,采取孵化机制,对没有达到登记条件的农技协,可先在县、乡农技协联合会备案,成立联合会分支机构,待成熟后再到民政部门登记。

二、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一)打造一批新型发展模式的“桥头堡”农技协。通过协会联系农业科研部门、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家团体等各类社会资源,发展从原料供应、技术培训、规模化生产到统一收购、加工、销售各种服务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使各个环节的工作实现有效对接、环环相扣,从而引领农技协转型升级。目前,我省已打造7家“桥头堡型”农技协,分别是犇福黄牛养殖协会、汪清县绿岭农作物种植协会、汪清县朝阳人参协会、安图县长白山山野菜反季节栽培协会、敦化市雁鸣湖协会、梅河口市农业经济技术协会和吉林果树分会。

(二)开展全省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能力评定工作。为适应我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需要,科学有序地培养发展我省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省人才办、省农委和省科协共同在全省范围联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能力评定工作,省农技协负责评定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较好完成了2016年的首批评定任务,共评出高级农技师161名、中级农技师996名、初级农技师8372名。同时,建立起全省农技师网上管理和查询服务平台。这项工作为我省农村实用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发展和使用奠定了较好基础。

(三)组织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行动。省农技协按照省科协有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印发了《省农技协2017年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对扶贫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村(户)增收增智为目标,组织带领全省各级农技协、农技专家和科普带头人积极投身扶贫攻坚行动,通过定点帮扶、结对帮扶、示范引领、产业带动等形式,面向贫困村(户)广泛开展科技培训、新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全产业链服务等活动。省科协协调落实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农技中心扶贫资金百余万元,用于支持农技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积极推进“互联网+农技协”行动,在全省8个国贫县建设乡村e站24个;为8个县级农技专家服务站购置计算机、投影仪各1台;印制了大量的科普图书、科普手册、科普挂图和科普年画等科普宣传品和资料。为更好指导各地助力扶贫工作,中国农技协与省农技协联合摄制完成了《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在行动》、《科技助扶贫,协会显身手》两部反映省农技协和基层农技协助力精准扶贫做法和经验的宣传片,在2017年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多渠道播放。

三、开展农村科普行动,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

(一)开展“特色专项产区科普行”活动。根据各地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省农技协注重发挥9个专业委员会和2个专业分会的作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全省各地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几年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400多场,现场指导100多次,培训人数达3.5万余人次,接听农民技术咨询电话4万余次,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50多项。

(二)开展“科技专家边疆行”和“科技专家西部行”活动。为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农民致富能力,在每年“科技之冬”、“科普日”期间,省农技协组织中药材、果树、蔬菜、食用菌、养殖等专业的专家,深入我省白山、通化、延边、白城、松原地区的边远乡村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现场指导,进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农村科普宣传等活动。共举办大型培训班100多场,培训2万余人次,下发科技书刊、宣传册6万多份,科技光盘3万多张。

(三)参与组织大型科普活动。在每年夏、冬两季长春农博会的科普大集上,省农技协组织基层农技协和专家到现场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技术推广、农产品展销和咨询服务等活动。长春农博会科普大集已成为吉林省农技协开展科技传播、基层农技协服务的重要平台。省科协每年的“科技之冬”启动仪式暨科普大集活动,省农技协也是主要的参与组织单位,组织专家开展现场咨询服务,展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下发各种科普宣传资料,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此外,省农技协果树分会每年举办春、冬两季果树产业技术交流和展览交易活动,每次活动的参加人员300~500人,辐射东北三省,深受广大果农欢迎。

(四)不断扩大科普宣传的社会覆盖。省农技协有效利用主流媒体、传统阵地和新媒体广泛开展科普宣传。2014年,省农技协与吉林电视台乡村四季栏目共同举办“农技协大讲堂”活动,共制作播放节目20期,每期时长30分钟。录制期间,省农技协与乡村四季栏目组深入全省9个地区的基层协会共举办专场讲座10场,走进20个基层农技协录制专题片。集成专家授课内容和大讲堂节目光盘编制《农技协大讲堂资料汇编》5000册,全部发放给基层科协和农技协。2015年、2016年与吉林电视台乡村四季栏目组合作开展“特产之乡科普行”系列节目录播工作,每年10期,每期30分钟。2017年省科协与吉视乡村频道成功开办“科协在行动”栏目,重点宣传播报有关农村科普的重大活动、重要工作、农业科技、科普典型、应急或热点科普知识等,全年共52期,省农技协承接了其中大量的选题和组织协调工作。各级农技协充分利用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以及科普e站、科普视频网、吉林科普微窗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农业科技、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生活常识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在巩固中创新提升,开创新形势下工作新格局

(一)进一步推进全省农技协转型升级工作。计划2018年10月召开省农技协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激发组织活力。同时,督促各县级农技协联合会成立专家服务站,鼓励成立乡镇级农技协联合会,着力打造一批“桥头堡” 农技协,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和宣传推广工作,通过以点带面,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二)进一步推进农技协基层组织发展和队伍建设。2018年对全省基层农技协组织发展情况的调研已经展开,力求摸清和找准制约农技协发展的困难和瓶颈,积极为农技协发展争取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建设,组建省、市、县农业专家信息库,形成三级专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不断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助力我省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拟开展第二批农民专业技术评定工作,拟评出高级、中级、初级农技师共5000人。全面掌握全省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发展变化情况,并面向全省农技师、农技协领办人和技术骨干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使他们真正成为活跃在农村生产经营一线,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体力量。继续推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村(户)增收增智为目标,组织全省各级农技专家和科普带头人积极投身扶贫攻坚行动,每年带领扶贫工作队成员至少开展10场的科技下乡活动,并不断扩大农民受益面。进一步实施好“银协合作”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机制,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以“科技之冬”、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科普周、“特色产区科普行”等活动为载体,注重发挥省农技协专业委员会和分会的作用,广泛开展农村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有效推动农民科学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开发农村科普信息资源,加大农业科技方面科普挂图、科普图书(宣传手册)、声像制品、动画节目的开发制作和配送共享,积极为农村科普工作提供科普信息资源。继续与吉视乡村频道等媒体合作,联合开展农村科普节目的录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传统手段、信息化平台及新媒体,加大对农技协典型经验、主推新技术、新产品等宣传力度,促进农技协实力提升和农业新技术的普及推广。